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所需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与基本技能,具备光伏材料和锂电材料的制备、分析和检测能力,以及具有一定的新能源器件设计创新能力,能在新能源材料(如光伏材料和锂电材料)和新能源器件(如太阳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等领域从事技术研发、工程应用及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规格要求
(一)知识要求
1.通识知识
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数学、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
2.专业知识
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物理、化学和材料学基础知识;熟悉物理、化学和材料学实验的基本原理;掌握电子、电工与工程制图的基础知识;熟悉光伏材料和锂电材料性能、制备、分析与检测的基础知识;掌握太阳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工作的基本理论;掌握光伏应用产品设计与开发的基础知识;熟悉光伏系统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基础知识;了解国内外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能力要求
1.学习能力
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具有查阅专业文献或其他资料、获得信息、拓展知识领域、继续学习并提高业务水平的能力;具有英语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
2.思维能力
具有正确的事物理解、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具有较好的逻辑推理能力与口头或书面表达能力。
3.实践能力
具备光伏材料或锂电材料的制备、分析与检测能力;具有太阳电池和锂离子电池设计和制造的能力,具备从事新能源产品设计与开发能力;具有一定的光伏组件和光伏系统(或锂离子电池)的设计、生产或组装能力;具有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设计、辅助管理的基本能力;具有能借助理论科学方法,解决来自生产、管理和生活实际中具体问题的能力。
4.创新能力
具有能完成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中开展科研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能在该领域实际生产中跟踪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初步能力。
(三)素质要求
1.思想道德、文化素质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愿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服务;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较高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实干创新的精神。
2.身心素质
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保持良好的心态,具备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学制与学位
学制: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为4-6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四、毕业最低学分要求
毕业须修满172.5学分,其中实践创新学分10分。同时取得硅太阳能方阵组合工或硅太阳能电池焊接测试工技能证书。
五、主干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
六、主干课程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概论、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热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材料测试分析技术、锂离子电池原理与关键技术、太阳电池原理与工艺等。
七、实践教育课程平台主要内容
(一)实验(实践)课程
大学物理实验、大学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实验、AutoCAD等。
(二)集中实践教学
1.主要专业实践:
太阳电池原理与工艺、化学电源工艺与设计等课程设计;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产业的最新进展、新能源材料(或器件)识别与检测、新能源器件设计与制作等项目课程;金工实习、专业认识、毕业实习等专业实习。
2.毕业设计
通过毕业设计环节的学习与设计训练,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新能源材料和新能源器件的生产、检测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强化该领域各工艺环节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动手和动脑的良好习惯,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选题应体现地方行业企业急需的内容,采取“行业企业出题制”,即行业企业负责毕业设计的实用性、前沿性,学校负责毕业设计的语言规范、理论指导和一定的学术性,有一定时间段在行业企业完成,学生毕业设计答辩采用“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双导师负责制。
(三)创新实践活动
素质拓展与创新创业实践包括思想道德素养、身心素质、职业素质技能拓展、科技文化素质、创新创业五个方面,每位学生须取得10个学分。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学分通过参加公益活动、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获得,社会实践安排在一至二年级暑期,内容分别为社会实践(1周)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社会实践(3周),通过撰写实践报告获得学分;身心素质学分通过参加文体活动(竞赛)获奖获得;职业素质学分通过取得硅太阳电池方阵组合工高级技能职业资格证书或硅太阳电池焊接测试高级工等技能职业资格证书获得;科技文化素质学分可通过参加校内外学科竞赛获奖、发表论文或参加科技创新项目立项并结题获得;创新创业学分可以通过校内外创新创业竞赛、创新创业成果和创业项目等获得。